金沙娱场城1991主站线路(中国)有限公司|创新 合作 共赢

金沙娱场城1991主站线路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招生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专业 > 正文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6-30

【专业介绍】

本专业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打造“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专业特色,以产出为导向,注重工程实践,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如下特色:(1)探索了适应多种需求的多元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2)制定了适应多元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4)建立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在校生规模达2034人。

【专业核心课程】

C语言、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以下就业方向。

1.能够在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系统运维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系统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岗位工作。

2.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岗位工作。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IT行业和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相关领域,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5%以上,平均薪酬7000元。

【就业前景及方向】

毕业生中入职央企、国企的毕业生占比20.60%,入职中国500强企业的毕业生占比11.4%,就业重点企业有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360(北京)网络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等。

【产教融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建有“360网络安全学院”、“中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物联网实验室”,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其中“物联网实验室”获批“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培育)实验室”。学院先后与360政企集团、华为集团、中软国际、千锋教育等国际、国内知名IT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一专业,一名企”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提前实践能力,为步入职场做准备,并且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深入合作,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订单生培养、联合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华为ICT数通实训室,开展华为终端业务包含运维、测试、服务、监管等领域的工作。

【职业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可在学习期间考取以下证书:

1.计算机技术与水平证书:计算机技术与水平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是国内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权威证书之一。该证书涵盖了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网络安全、软件工程、大数据等多个方面,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备的证书之一。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IT项目管理证书之一。该证书主要针对IT项目管理人员,要求考生具备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管理和评估IT项目。

3.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是由国家网络安全主管部门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网络安全证书之一。该证书要求考生具备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网络安全分析和防范工作。

4.软件工程师证书:软件工程师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软件工程师证书之一。该证书主要针对软件工程师,要求考生具备软件工程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开发和维护软件。

5.数据库工程师证书:数据库工程师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数据库工程师证书之一。该证书要求考生具备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能够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

6.网络工程师证书:网络工程师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网络工程师证书之一。该证书主要针对网络工程师,要求考生具备网络工程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设计和维护网络系统。

7.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证书: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证书是由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证书之一。该证书要求考生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知识和技能,能够开发和维护嵌入式系统。

【竞赛获奖】

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华为ICT大赛等多项学科专业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百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0余项。

【师资队伍】

张志昌,男,1976年4月生于甘肃天水;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处理,主要进行医疗文本处理、文本推理、智能人机对话、文本大数据挖掘、智能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承担本科生《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与硕士生《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甘肃赛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西北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负责人。甘肃省“算法与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在西北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全校三等奖。主持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文本蕴涵关系识别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在线百科和问答社区的中文文本蕴涵知识获取”、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企业在线交互式智能客户服务系统研发”、甘肃省工信委《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学术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文文本蕴涵知识获取和生成技术研究”、企业合作项目“信息安全智能管理与虚拟防护平台交通舆情信息监控系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李彦明,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曾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主持及参与甘肃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培育项目3项;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项;登记发表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科创竞赛一等奖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1项。

陈文娟,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从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工作,踏踏实实,开拓创新,教学成绩优异。曾在甘肃省首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教学竞赛本科组省级二等奖,所授课程《计算机网络》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校内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类竞赛获奖三十余项,主持项目7项,参与编写教材5部,是授权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曾获教学新秀、最佳指导教师、先进个人、年度杰出员工等荣誉称号。

马生菊,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面向对象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结构等课程的课程设计。参与编写完成《人工智能基础》等3部自编教材,曾获《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等实用新型专利3项、《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检索系统V1.0》等软件著作权6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6项,参与“十二五”甘肃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3项,参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等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项,就业育人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与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等学科类竞赛获奖10余项,发表《分形L-system结构研究》等论文6篇。

田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类竞赛获奖8项,参与厅局级项目5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

支永坤,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python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技术》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课程及其课程设计。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参与省级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发表多篇学科相关论文。

代妤娇,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软件体系结构》,《微型计算机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学生评教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喜爱;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参与省级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竞赛奖项多项,发表多篇学科相关论文。

【教学特色】

1. 理论性强:该专业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在计算机后续课程中体现数学应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实践性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增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比重,上机实践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以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 技术性强: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编程语言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发展迅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非常快速,相关技术和标准不断更新和演进。因此,该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

5. 宽口径人才培养:该专业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总体而言,该专业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优秀人才。

XML 地图